槐树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马蹄掌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的嬗变历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痤疮最好医院 http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89204421470077907&wfr=spider&for=pc

近日,*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,被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评为“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”,此次评选全国共有个村庄中榜,陕西省共有3个行*村入选,而马蹄掌村是延安市唯一登上这一榜单的行*村。

这个消息来得有点突然却并不意外。早在获得这个荣誉称号之前,马蹄掌村就因中蜂、香菇、跑马场而出名了。这三项产业各具特色,中蜂养殖全覆盖,香菇养殖成为*龙县脱贫攻坚示范基地,跑马场则是崾崄乡旅游乡村建设的代表作。

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

在*龙县委、县*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带动下,马蹄掌村新建了“跑马场”。这里海拔高,植被丰富,气温较低,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。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先天条件,马蹄掌村趁着县里发展全域旅游的好*策,积极协调争取旅游项目,将千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马蹄掌村。

适逢初春,马蹄掌村到处盛开着粉嘟嘟的桃花和杏花,走进民族风情园,茂密的森林散发着春天的气息,白桦林枝头新发出嫩红的叶子,辽东栎粗壮的枝干上也钻出了星星点县的嫩绿,路两旁杏*旗迎风招展。一大片约60亩的槐树林中,错落有致的分布着红*蓝白色彩亮丽的蒙古包。

千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成介绍说:“现在跑马场初步形成规模,目前投资余万,包括基层设施,道路设施,马廂设施,马匹等。供游客骑的马有8匹,两辆马车。去年还建了一个观景台和6个蒙古包,今年计划再发展一个蒙古包部落,让游客体验蒙古包住宿的别样风情。另外,还有一个射箭场和娱乐场,今年都要开工建设了。”

范国文说:“马蹄掌这个地方特殊,光产业上去了,还有很多问题,打造乡村旅游,农民可以就近来打工。去年,有将近10个人在跑马场干活,一天元,一个月就是元,管吃管喝。晚上干完活回家住,早上来跑马场吃饭上班,有人去年我给算了一笔账,干得最长时间的有6个多月,收入接近2万多块钱,加上农业和养蜂等收入,作为贫困户来说,这不就是脱贫了?”

后劲十足的中蜂与香菇养殖

现在马蹄掌村群众的日子一天天红火了起来,村民们都脱了贫,生活水平也不知比以前强了多少倍。但对于范国文来说,这一切都来之不易,因为在发展中蜂产业之前,马蹄掌村多年来一直以玉米、核桃为主导产业,对于新产业的发展,村民们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。

范国文介绍说,以前村里的蜂,都是少量的,一家几箱,那会儿蜂蜜价钱也低一点,养的不多,经验也少,夏天养,冬天冻死了,过了年再收。所以,最初有些人不愿意养,因为养蜂也有技术含量,没有技术就养不了,收回来的蜂没几天就跑了,再收回来放几天又跑了,所以范国文决定自己带头养。

看到范国文坚持养蜂,有和他关系不错的人就把收回来的蜂交给他,范国文自己再上山收几箱。几年后,范国文积累了经验,壮大到了四五十箱,之后一年比一年多,蜂蜜品质也越来越好,价钱也随之上去了。现在,每年一到夏季,他家的蜂能达到七八十窝,能收入五六万元。

随着*龙中蜂品牌的影响力提高,蜂蜜价格也逐年攀升。从刚开始一斤蜂蜜卖十元,到现在的一斤三四十元。蜂蜜行情一路看好的同时,群众纷纷加入到了中蜂养殖的行业里来,老范的邻居朱桂华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
朱桂华说:“我看范支书养蜂养得特别好,我跟他说我也想养,他说你养吧。于是他就带着我们就年年养蜂,教给我们养蜂的知识,比如怎么上山收蜂、怎么收蜜、怎么管理等等。有一次,范支书给我看了一下蜂箱,死的面积挺大的。原因就是年前补的饲料少了,到了冬天蜂的饲料不足;还有一些原因是我春天和秋天管理不当造成的,他就给我讲春秋时节中蜂防冻的重要性,这些宝贵经验给我后来顺利养蜂起到很大的帮助。”

朱桂华算了一笔经济账,她家的蜂蜜一般就是零售,一斤50多块钱。一箱蜂要是好的话,一茬蜜能产30多斤,就是元,养30箱蜂,就可收入元。

在马蹄掌村*支部的引领下,原来被村民们不看好的中蜂养殖,硬生生地做出了规模,形成了产业。截至目前,全村共有56户多箱中蜂,分散在马蹄掌村的山山峁峁。据统计,全村年产蜂蜜公斤,产值万元,人均增收元。

中蜂养殖虽然前景不错,产业有了规模,经济效益也很可观,但马蹄掌村*支部深知,单凭养殖中蜂这一项,还不能让村民们彻底脱贫,所以他们又想到了另外一项可以帮助大家致富的产业:香菇养殖。

村民李文义就是村里率先种植香菇的农户,而且他在这一项产业中也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实惠。

李文义说:“我准备再把香菇大棚多发展点,现在有8棚,再贷点款,多发展点。香菇效益不错,一年能收入三万。*府来给我们打造基地,就等于是*府搭台,我们来唱戏。我们采取‘*支部+这个合作社+精准扶贫’的模式,基地现在用工11户,贫困户加入了4户,贫困户自己来搞,技术我们负责指导,香菇他买不掉,我们来回收,贫困户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。”

高泉子村香菇养殖基地负责人王付莲介绍说,她从年就开始在马蹄掌村发展香菇养殖了,自从加入崾崄乡食用菌农民种植合作社以来,不断扩大香菇种植规模,现有香菇37棚,纯利润一年可达70万元,并带动本乡7户11人加入香菇种植,她也成了这些养殖户的技术顾问。去年她建成了集菌种操作间、接种室、灭菌房、自动化生产设备、培养室为一体的食用菌自动化生产车间,实现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多个环节有序衔接。

年,王付莲产业规模扩大时,就开始雇佣贫困户来打工,目前她工人中有5名贫困户。正在干活的贫困户周青瑞说:“我每月工资元,也有挣将近0元的,每天管三顿饭,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少的收入。”

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

*龙县人口来自全国11个民族24个省区,厚重多元的移民文化碰撞交融,造就了*龙丰富的民俗和饮食文化特色。而马蹄掌村恰好是*龙移民文化的典型代表,这里集中居住着15户满族和3户蒙族群众,马蹄掌村民风淳厚,大家互帮互助,相处得和谐融洽。

旗杆庙小组的张文兴今年73岁了,前几年老伴有病,花了不少钱,为了照顾老伴,把多年养殖的中蜂荒废了,老范得知情况后,积极帮他申请社会救助,帮着他重新发展中蜂养殖业。

张文兴说:“我来*龙晚,没有分到田,今年73岁了还供着一个大学生,所以只能靠养蜂。年,我养的蜂得病了,必须得换蜂箱。范支书把他自己的蜂箱给了我10个,帮我度过了难关,来咱们马蹄掌村就像来到一个大家庭。”

自从发展全域旅游以来,马蹄掌村就在渭清路旁的旗杆庙村建设“龙腾园”,那美丽的花卉给过往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,也成为*龙人夏季纳凉消暑的好去处,每年的中秋节,这里成为游客汇集观景赏月的绝佳去处,旗杆庙村民组的群众也趁机办起了小卖部,农家乐,吃上了旅游饭。

如今,在跑马场的带动下,马蹄掌村的旅游乡村建设更加特色鲜明,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美化,美丽的村容村貌和色彩绚丽的文化墙相得益彰,能工巧匠将民风民俗在墙面上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,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,成为马蹄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阵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力量。(记者张青峰通讯员窦可*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